x用户登录
  加入收藏
  
   标题搜索    全文搜索
华夏心血管健康网> 文章

临床检验

等到40岁以后 再去降压降脂有点晚

2019年09月29日 10:13:00

  很多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趁着年轻好好拼拼事业,就算查出高血压、高血脂,只要没有什么不适就行,想等事业有成了再慢慢调养身体也来得及,你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

  40岁以后再去降压降脂有点晚

  近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引起一片哗然。此项研究发现,18岁-39岁之间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达到100mg/dl或以上的,无论老了之后(40岁之后)是什么水平,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64%。

  同样地,收缩压达到130mmHg或以上,与低于120mmHg的相比,无论老了之后是什么水平,心衰的风险都增加37%;舒张压达到80mmHg或以上,与低于80mmHg的相比,心衰的风险增加21%。

  来自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得了“三高”会积极治疗,而年轻人对于自己的“三高”问题不太重视,他们可能意识不到年轻时血压和血脂不正常与未来患冠心病和心衰有关。通俗地说,如果你年轻时生活不节制,查出高血压、高血脂不积极干预,等你年纪大了即便积极保养,也事倍功半,罹患冠心病、心衰的风险照样高!

  陪父母看病,自己却是高血压

  不仅仅是美国,中国也是如此。前几天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张焰出诊的日子,一个高血压老病号的儿子来替他的妈妈开药。这个小伙子今年27岁,看上去身材微胖,考虑到他的妈妈有高血压,张焰主任建议他也量个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他的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120mmHg,已经是如假包换的“高血压”了。小伙子对这个测量结果并不以为然,原来他在单位的体检中,早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了。他说“我又没有什么不舒服,血压高又有什么所谓呢?”

  对这些情况,张焰主任指出,年轻人患高血压,可能没有什么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不对身体的组织、脏器产生损害,这种损害很可能是在悄然无息中进行。在病区里躺着的30多岁心梗的病人,神经科里躺着的三四十岁的中风病人,就不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了。”

  据统计显示,高血压已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属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成为高血压门诊的常客。

  减肥运动可降压降脂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儿童和年轻人患上高血压病?张焰主任解释,这与我们人群中肥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息息相关。大多数高血压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2年中国六城市儿童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 肥胖儿童患上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倍。

  中国一项24万成年人的调查显示:超重(BMI≥24 kg/m2)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 肥胖(BMI≥28 kg/m2)者90%以上患者有高血压及糖脂代谢紊乱。

  对于包括儿童在内的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张焰主任会建议他们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比如减肥和运动,18到39岁这个年龄段,是控制血压和血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控制得好,就有望预防40岁之后患心血管疾病。


40岁以上人群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应在病情未发作前马上含服4~6粒速效救心丸,以便及时、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的发作、减少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一旦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应立即舌下含服(最好嚼碎)15粒速效救心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安全联盟